为有效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时期,自治区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累计筹措资金210.61亿元用于夯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为农村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水利支撑与保障能力提高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不断提升水利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一是不断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十二五”时期,财政筹措60.13亿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7.97亿元,自治区本级配套12.17亿元。全面完成列入中央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267条河流治理,通过清淤、清障、护岸等综合整治措施,综合治理河道长度2326公里,保护两岸人口约962万人、耕地约532万亩,避免沿河岸群众遭受洪涝灾害。保证治理河段河势稳定,有效减少沿河两岸农田水毁损失和水土流失,有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同时提高沿岸城镇防洪能力,改善沿岸交通,促进沿岸城镇开发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十二五”期间,财政筹措59.06亿元用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7.17亿元,自治区本级配套11.89亿元。完成3354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其中小I型571座,小II型2783座,累计新增或恢复防洪库容51873万立方米,保护耕地29.06万亩,水土保持42.9公顷,改善灌溉面积0.067千公顷,保护人口18.3万人,有效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提高水库兴利除害能力。累计增加城镇供水量4930万立方米,年新增或恢复供水效益8840万元,年新增或恢复养殖效益8640万元,充分发挥水库防洪、灌溉、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水库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期间,广西累计筹措资金91.42亿元,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其中:争取中央资金74.38亿元,自治区本级配套资金17.04亿元,改善全区1779.98万人的饮用水条件,切实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全区农村地区水传肠道传染病疫情爆发起数和发病人大幅下降,分别下降了88%和76%,其中,农村学校水传肠道传染病疫情爆发起数和发病人数均下降85%,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上一主题: 我国植保无人机已发展到第四代
下一主题: 广西财政多元化投入机制助力“美丽广西”建设
Powered By phpok.com Design by liu © 2015 广西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 ,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5005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