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互联网+农业”的加法促进全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5日    浏览次数:1443    文章来源:桂经网     文章作者:

“互联网+”既可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又可以通过物联化、智能化手段为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新引擎。2017年2月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广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对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加快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当前“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利好因素不断增多

(一)农业电商政策密集出台。201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互联网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2016年1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4月农业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7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2016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通知》,8月农业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9月农业部正式发布《“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以提及8次、专节297字讨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1月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出台具体措施改善农业电商发展政策环境。

(二)农业信息技术加快推广。2016年9月,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确保“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将会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加快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1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

(三)农村电商市场前景广阔。一是电商巨头强强联手拓展农村电商市场。2016年底,正大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就农牧食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农业服务、物流及精准扶贫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农牧业互联网化的产业升级。二是京东推行“一店一中心”电商模式。在全国各地逐步增设京东帮服务店和县级服务中心,建立覆盖配送到户的自营物流网络方式,通过缩短城市与农村的距离,消除城乡的价格歧视,促进农村大家电消费和农产品流通。三是苏宁推进农村电商“五当”战略。将直营店开到农民身边,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物流覆盖率,大力发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模式,实现造富、销售、服务、就业、纳税“五个在当地”,让电商扎根农村、繁荣地方经济。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为4675亿元,成为零售电商市场新增长点,各电商巨头纷纷抢占农村电商市场。

auto_2028.png

1 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亿元)

二、“四大问题”制约我区“互联网+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区“互联网+农业”发展不断推进,农村电商等新模式蓬勃兴起,2016年全区新增30个农村淘宝合作县,建设上林、田东等9个电商扶贫示范县和10个智慧县城,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达23个,巴马、靖西、浦北、东兴、柳城、桂平、灌阳、荔浦等8个县市被列为首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但受制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农村电商基础等因素,我区“互联网+农业”发展仍面临较大困难。

(一)顶层设计力度有待提升。农业涉及农林牧渔多个行业、多个管理部门,“互联网+农业”发展需要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完善的政策体系、健全的工作机制等多种手段作为支撑,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江苏、重庆等省市专门出台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上述省市相比,目前我区出台“互联网+农业”顶层设文件偏少,政府部门促进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具体措施很少,缺乏专项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不利于指导各部门和各市协调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

(二)信息网络设施有待完善。受农村地区山地众多、人口居住分散、宽带建设运维成本高等因素影响,目前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仍有90个贫困村未通宽带,在已通宽带行政村中,约有3000个村接入速率低于12M,通光纤率不到80%,部分地区宽带“不入户、不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东的互联网普及率均在70%以上,分别排在第1、2、3位,广西互联网普及率46.1%,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53.2%),与发达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农业信息技术使用率有待提高。一是我区农民文化素质总体不高,不少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技术设备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只有简单的机械化,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很低,导致农业种植自动化效率不高。二是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和系统开发速度缓慢,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缺少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的软硬件设备,致使不少错误信息和过期信息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防灾、减灾、避灾作用有待增强。三是农产品流通环节缺乏信息化,除玉林宏进、柳州柳邕、南宁海吉星等少数几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外,其他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和供求信息发布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设施非常薄弱,不利于农产品高效安全流通。

(四)农村电商基础有待夯实。一是物流配送能力薄弱。农村电商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作为支撑,目前我区大部分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大宗农产品配送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造成产销渠道不畅、农产品终端销售价格偏高等现象,据测算,我区农产品运输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农产品达到60%以上。特别是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总体规模小,生鲜农产品腐败损坏率过高,我区生鲜农产品80%以上都是处于常温下流通,腐败损坏率在25%以上,远高于国外冷链运输腐败损坏率控制在5%以内的水平。二是农产品标准不统一。目前大多数农村电商产品都是碎片化生产、分散化销售,农业生产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程度低,多数农产品处于粗加工阶段,许多农产品较难获得SC、QS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较少。三是农村电商意识薄弱。长期以来农民已习惯于实体店购买模式,对“网络购物”不熟悉、怕风险,而且农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剩老人和小孩,电商意识不强;同时,农村企业和村镇干部对电商新业态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竞争重点大多定位在实体市场,农村电商模式推广难度加大。四是电商入驻意愿薄弱。由于我区农村电商发展基础服务设施不足,导致物流配送成本高、速度慢且覆盖面不足,加上目前农村电商市场需求规模与城镇相比仍偏小,除京东、阿里巴巴、“美丽湾”等少数电商外,其他电商拓展农村市场的积极性还不高。

三、把握机遇做好加法,促进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抓好“互联网+”顶层设计平台。借鉴“互联网+”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做法,建立自治区“互联网+农业”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筹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农业互联网应用推进工作。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立完善自治区现代农业大数据库,将相关政府部门、涉农企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各方面信息融合,形成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安全追溯体系,以便全面及时掌握全区农业发展动态。从自治区层面加强政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支持“互联网+农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产业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规划好技术发展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相关工作,为“互联网+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抓好“互联网+”农村电商资源。抓住全国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的机遇,重点推进巴马、荔浦、灵山等示范县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快配套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县级电子商务配送和服务中心,增强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扩大农村电商覆盖率。以电子商务为载体,打造荔枝、龙眼、芒果、脐橙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平台,尤其是推进面向东盟的跨境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拓宽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和提高产品价格,促进解决农产品滞销、果贱伤农等问题。研究制定电商入驻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像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进入我区农村电商领域,支持设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有效整合农村电商资源,扩大农村电商产业集聚效应。

(三)抓好“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管理。一是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在农业灌溉、田间管理、畜禽养殖、收购运输等方面推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管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二是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产品标准化融合,推广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鼓励农业、共商、质检等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质量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二维码、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实现统一标准化管理,实现农产品生产看得见、查得到、管得住,以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电商盈利水平。三是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产品交易融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营销网络开展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农超对接、在线交易等活动,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和降低交易成本。四是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双向流通”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城镇和农村双向网络交易平台和物流运输系统,在促进农产品流向城镇的基础上,吸引城镇农业生产资料、工业品等流向农村。

(四)抓好“互联网+”农业示范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是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载体,应大力支持南宁市隆安金穗香蕉产业园、玉林市玉东新区五彩田园、贺州市富川县神仙湖果蔬产业园等一批自治区核心农业示范区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率先使用物联网、移动网络、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改进传统农业模式,实现园区农业生产经营的远程监测、科学管理、自动控制等功能,提升信息化、标准化应用水平,打造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低碳环保、质量效益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课题负责人:彭新永

课题组组长:喻颍杰

执笔:陈毅昌 李强


在线客服
  • 协会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